我国应加强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的研究
来源:中国选矿技术网
在2014年10月23日在厦门召开的2014(第二届)中国稀土论坛上,北京大学稀土材料化学及应用国家重点实验室、五矿(北京)稀土研究院有限公司廖春生先生做了“稀土产业发展趋势和中国‘十三五’前瞻性研究建议”的主题发言。他认为,目前我国稀土行业高纯产品制备技术提高,环保有保障;永磁材料继续保持优势;催化材料应用领域拓展,如环境领域;发光材料有所发展,OLED显露产业化前景;高丰度稀土在高分子领域的应用渐成优势;“资源第一、产量第一、用量第一”。他预计,混合动力汽车、风力发电、变频空调等节能环保产业的发展将给稀土永磁产业带来新的动力,未来10-20年NdFeB仍然是稀土永磁的主体。
在稀土催化材料领域,2015年石油炼制催化剂产量将突破110万吨,稀土用量突破22000吨;机动车尾气催化剂产量将突破1.70亿套,稀土用量突破7200吨。
在稀土发光材料方面,我国三年内逐步淘汰白炽灯照明用白光LED逐渐迈入普及期,至2018年全球市场规模可达74.5亿美元,荧光粉4亿美元。
他建议,在原材料方面需关注高纯稀土制备机理方面的理论基础研究、纯化技术及核心装备,由于我国在上述高端市场上基本上是空白,目前还需要从国外“反进口”,同时也限制了相关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的研究,制约了我国相关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。在功能材料方面,我国永磁材料产品在一致性、耐蚀性、抗冲击及强韧性、磁电热特性等,在材料的机加工工艺及生产装备水平方面与国外仍存在一定的差距。尤其在低氧、渗镝技术装备,以及烧结、成型工艺装备等仍落后于日本,影响了高性能、高服役特性以及特种需求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究开发。此外,我国在新型荧光粉、稀土催化材料、稀土储氢材料等领域缺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。
- 上一篇:稀土出口关税取消预期落空 明年关税并未调整 2014/12/17
- 下一篇:中重稀土储量评价存误区 20年内或采尽 2014/10/28